小麦赤霉病怎么办?小麦赤霉病防治误区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大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非常广泛。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赤霉病是一种非常棘手的病害。如果不及时预防,会导致小麦严重减产。本文将介绍小麦赤霉病防治的误区,供大家参考。
误区一:不要只靠老经验。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其流行与细菌数量、小麦品种的抗性、抽穗开花期的阴雨日数和降雨量、田间相对湿度等密切相关。如果小麦抽穗开花期连续三天以上出现有一定降水量的阴雨天气,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疫情。连续下了三天雨,降雨量达到12毫米以上,非常有利于赤霉菌子囊孢子的释放和侵染。小麦品种的抗病性、麦苗的高密度性、封闭的田地和80%以上的空气相对湿度也可能引起小麦赤霉病流行。因此,在防治小麦赤霉病时,必须综合考虑致病因素,才能彻底防治小麦赤霉病。有些农户不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只凭老经验,只关注天气是否下雨,而忽略了田间湿度和品种抗病性这两个影响因素。虽然没有大面积发病,但也会不同程度地引起病害,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误区二:不要错过预防时间。
根据许多资料,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施药时期是从抽穗到开花。在这么长的用药时间里,不同时间段用药的效果差异很大。一些农民选择在孕穗期或开花末期用药。更有甚者,他们看到粉霉层才开始用药,不是太早就是太晚,防治期把握不好。虽然他们喷了药,但效果并不理想。根据多年防治实践,在小麦赤霉病防治期,应在小麦齐穗至5%开花时开始施药。
防控期不要太死板,还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抽穗期温度高,小麦可在抽穗期喷施。2.抽穗期气温低,日照少。小麦应在抽穗后始花期喷施。3.抽穗期多雨少雨,赤霉病可能流行时,宜早喷不宜迟喷。不要等到天晴或者花开的时候,多喷几次防治。4.如果喷施内吸性好、持续时间长的药剂,可以在抽穗期提前预防。
误区三:选择农药要讲究科学。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有几十种,选择时应注意科学性,药剂的抗性和作用机理的互补性。比如有些地方长期使用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由于产生抗药性,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加大剂量或更换其他杀菌剂。如戊唑醇、咪鲜胺、氰戊菊酯等。同时,注意正确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混合或交替用药,确保所用药物具有内吸、保护和根除的多重作用,全面防止疾病传播。
误区四:喷药要注意用水量。
有的农民为了省事,每亩地只喷一个喷雾机(15升),用水量太少,很难将药剂混合均匀,仔细喷洒,对药剂的效果非常不利。正确的做法是,在保证亩产用量的前提下,每亩用水量要在45-60升之间,如果在配药时能加入展着剂,效果会更好。
误区五:注意用药频率。
在具体防治过程中,应根据菌源数量、天气条件、化学药剂防治效果等因素确定防治次数。病情较轻可以喷一次药。对往年病害严重的地块,要进行二次防治。检查效果I
下一篇:家里养含笑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