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全网追着骂她丑?
没想到,有一天,公主也会被吃瓜群众踩在脚下。
理由是,“ 太 丑 了 ”。
就在这两天,新·迪士尼公主齐刷刷上热搜——
《小美人鱼》发布预告,黑人女演员海莉·贝利的扮相被大肆攻击。
有人贴出她和94版美人鱼的对比图,并发表辣评:
“海洋污染真的很严重。”
为了还原动画里的经典出水镜头,海莉顶着沉重的脏辫,甩得差点把脖子扭断。
但得到的评价是“好像异形”。
此外刺耳的声音包括但不限于“下水道的美人鱼”“喝多了核废水”。
新白雪公主的待遇稍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去。
当初剧照一出,中文区社交网络也一样炸了:“为什么要用黑人演白雪公主?”
虽然瑞秋·齐格勒不是黑人,而是拉丁裔。
连宝强版白雪公主,在他们眼里都眉清目秀起来。
这位“北美刘浩存”最近招黑的点又多了一样,涉嫌歧视亚裔。
起因是,一位华人博主在某首映礼上想和她合影,遭到她翻白眼无视,然后扭头和好莱坞大佬们打得火热。
事后瑞秋在社交媒体上发视频竖中指回应,并配文:请尊重女性!
还把所有中文评论删掉。
而遭到冷遇的博主也亮出自己的身份:LGBT、亚裔、多动症,属于高敏感人群,瑞秋的行为让他感到受伤,正在看心理医生。
两个人互相叠buff,用魔法打败魔法。
瑞秋与亚裔博主的风波本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但是意外跟主题有了另一层面的呼应。
自两位深肤色公主官宣以来,群嘲声从未停息。
究竟是好莱坞政治正确毁了我们的童年回忆,还是我们自身肤色歧视而不自知?
不得不说,从一些恶意评价来看,racist跟厌女一样是很多人的下意识反应。
遭受肤色歧视的人,不一定不会歧视其他肤色。
有大V出了一道选择题——
如果你是王子,美人鱼和白雪公主你选?
评论区:“心疼王子”“我选马/自杀/毒苹果”。
还出现了典型种族歧视言论:
很幽默,但我笑不出来。
首先,这种祭出女人供男人挑选的玩笑,是在严重物化女性。
其次,口无遮拦的狂欢,已经将选角不合适上升到了外貌羞辱以及肤色羞辱。
从动图来看,新美人鱼就算不如预期惊艳,但也没有群嘲得那么不堪。
同时需要辟谣一下:1994版美人鱼是AI合成的,并非真实存在的女演员。
一直以来,我们的审美是被强势文化定义的。
从AI画美女到小某书流行的审美P图就知道,统治大众审美的依然是白幼瘦、小头窄面高颅顶。
而且,容不得一点点真实的瑕疵。
早前,粉丝把自己肤色P白,舒淇女士就霸气开怼过:
对此,迪士尼显然试图打破这些“定义”,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虽然原版童话里的小美人鱼,拥有“漂亮的白腿和小脚丫子”“眼睛像最深的大海一样蓝”。
但对于选角,《小美人鱼》的导演萝卜·马歇尔认为,演员的内在品质与歌声比外表更加重要。
回首迪士尼许多作品,也确实有破除思维沉疴、传递新时代思想的价值存在。
黑人女孩们看到《小美人鱼》预告非常兴奋
但另一方面,所谓的政治正确说服不了大部分人的审美积习。
就像在很多人眼里,可以接受小美人鱼是黑人,但海莉搁黑人里也不算美女啊。
这种主观审美是无从辩驳的。
这里,无意再老生常谈审美背后的规训机制,问题的关键是——
这类争议是否避免?
为何少数族裔在主流视野争取话语权,非得要拾白人牙慧呢?
有没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故事?
迪士尼公主隔三差五就要翻拍,本质上是IP价值最大化、流量造星的资本行为,为少数族裔或弱势群体发声,只是一层行俏的包装纸。
完全可以拍个新故事,却硬要把自己塞进经典童话的壳子里,结局就是两边不讨好。
翻车的《白雪公主与猎人》就是前车之鉴。
戏内,灰头土脸、铠甲披身的小K,俨然强悍自主的新时代女性。
公主变战士,破天荒头一次,可惜没人买账。
这些年,迪士尼拍了不少这类融入女性意识的新童话。
但往往公主被嘲翻天,受欢迎的反而是恶毒王后。
我想并非只因塞隆、凯特、加朵等人的颜值过于蛊惑人心。
本质上还是因为,王后作为女政治家的成熟性感、野心勃勃,比公主身上那种既强又弱、追求独立又必须被救赎的拧巴感,来得畅快带感得多。
就算加入公主复仇称王的新剧情,这片也只能称得上是保守平庸的改编。
倒不如像《沉睡魔咒》那样,干脆把反派当做主角来写。
被爱人割掉翅膀的女巫玛琳菲森,对其女儿施下沉睡魔咒作为报复,却在朝夕相处中,和这个可爱的生命滋生出母女般的情分。
这样一来,就跳出了女性嫉妒互害的窠臼。
多年来,迪士尼终于交出了一张水准在线的改编答卷。
也充分说明,只有不破不立的改编决心,才能撼动大众心里长久以来的思维定式。
否则,真爱之吻那套,连当儿童读物都显得过于落伍。
英伦玫瑰凯拉·奈特莉禁止女儿看公主童话电影
《黑豹》也算得上正面例子。
既展示了大量的非洲文化传统,同时科技立国、财富逆天的瓦坎达,打破了现实中人们对非裔贫穷落后的刻板印象。
英年早逝的查德维克·博斯曼为黑豹赋予了王子的忧郁贵气,与角色互相成就,哪怕在众星云集的漫威宇宙中也是一个亮眼的存在。
有诚意的做法,是替黑人原创一个英雄角色,而不是换一种颜色的皮肤了事。
同理还有性转版超英。
女浩克,女超人......救命,真的够了。
男英雄残留的ip价值施舍给女性群体,还想蹭一波女性红利,在创作心态上简直摆烂又鸡贼。
好莱坞的创作困境,让我联想到国产女性剧的误区。
越来越多的女霸总,搞得定动辄上亿的棘手案子,供得起海淀区学区房,谈得了年下小奶狗。
乍看,给女性画了一张美好画卷;细品,仍然是男性的成功范本。
在弱肉强林的世界,从男人嘴里虎口夺食甚至比男人更加强大,同时还不能丢掉圣母光环,这就是大部分女性剧所能想象到的女性力量。
正如戴锦华曾一阵见血地指出:“国产大女主的生命逻辑,基本上是对男性逻辑的复制。”
让女人成为男人,并不能给我们女性带来真正的慰藉。
在戴锦华看来,女性主义最重要的力量,是让我们看到被放逐到边缘的他者,主流之外的经验。
换句话说,女性应该提供跟男权社会不一样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
20年前的刘小样,显然比如今千篇一律的办公室女高管有力量得多。
在女性人物访谈《半边天》里,与张越对话的24分钟,从头至尾让人震撼到眼角湿润。
一位农村女性谈吐中透出的天分与敏锐,打破了我们的固有认知。
仿佛科幻片里AI获得自主意识那般,超越了环境对她的禁锢,让人看到独立思想和自由意志在闪烁。
她讲农村女性的苦闷日常,讲近在咫尺的铁路激起的内心波澜,讲第一次进城时放声大哭,讲读书看电视的不可或缺,讲永远开着眼前那扇窗......
没有一丁点爽文叙事,全是习以为常的细节。
但是很少有一个国产女性角色,更能比她表达出女性处境、女性觉醒和女性力量。
那句“宁可痛苦不要麻木”,足以超越时间、性别和阶层,让每个人内心久久难以平静。
如果刘小样走出家门,有可能成为第二个范雨素。
在大城市做保姆间隙,写文成名,又在名利袭来时,坚决转身。
今年,她的第一本自传体小说已经问世。
底层女性身上,居然自带一股名士风流。不必阶级逆袭,一样可以震撼人心。
这样活生生的、去标签化的、回味无穷的女性人物,现实中其实从来不缺。
国产剧,还不快点抄作业!
越来越多的作品证明,女性角色要成功,用不着复制男人。
《瞬息全宇宙》横扫好莱坞奖项后,导演哥俩当众感谢成龙拒演之恩。
换成杨紫琼,这片才从常规动作片变成亚裔母女issue的动作cult片。
从此,杨紫琼不用跟成龙们在传统动作片里争地位,她证明了失败的中年母亲也可以打出一片新天地。
南韩演技一姐全度妍,最近在网飞新片里饰演了一个单亲妈妈杀手(《杀死福顺》,暂未上映)。
杀人很简单,养孩子才叫难。
杀到红眼处,不忘回家给女儿买菜做饭。
爽片的极限设定下,内核重在刻画女性的强悍与柔软,以及剪不断理还乱的母女关系。
看多了那些用来满足男凝的美艳女杀手,这样的异类形象一出,谁不会被吊起好奇心?更何况还是全姐出手。
总而言之:
不管是少数族裔还是弱势群体,写自己的故事,作自己的表达,才有真正的出路。
上一篇:华晨宇大胆创新,颠覆性改编《舞娘》,遗憾惜败有点可惜
下一篇:这电影,真没让我白等两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