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歌》背后的船夫,就是“音乐工厂”的厂长
罗大佑《衣锦还乡·八两金》
一般都会把这张OST叫做《衣锦还乡》,而忽略了“衣锦还乡”后面还跟着“八两金”。其实电影上映时,《八两金》是香港地区版的名字,而电影的英文名,则叫《Eight Taels of Gold》,就是“八两金”的直译。但话说回来,以OST的方式出成唱片,确实还是台湾地区版《衣锦还乡》这个名字更清新脱俗一些。
《八两金》是香港导演张婉婷“移民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因为剧本涉及到大陆的一些场景,所以当时的剧组也北上内地进行拍摄,最后因为特殊事件而被叫停,不得不撤返香港。在张婉婷的据理力争之后,相关部门同意剧组重返内地拍摄,但必须在九天之内完成。
在内地拍摄期间,张婉婷一度产生了很强的消极情绪,而当时剧组里某个内地临时演员的话,则让她重拾了信心。当时那个临演说的是:“你不要放弃,你的电影可以使我们变聪明一些”。
电影讲的是关于移民的故事,也是特殊时期的一段乡愁,而如今看来,很多的场景都已经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八两金》在1990年,共获得第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八项提名,其中最终获奖的,就是“最佳电影配乐”。
看过《八两金》的,会对音乐的感触更深,毕竟有画面加持。比如看过电影的,在听到《船歌》时,大多都会重新回忆起电影末尾那些萦绕不断的旋律,那里有世事无常,那里也有沧海桑田。
即使没有看过电影,《衣锦还乡》也同样是一张好听的专辑,一段段宛如泼墨写意的Ambient,能听出山水、根源和乡愁的味道。
《衣锦还乡》也是罗大佑移居香港并创建“音乐工厂”时期,相当重要的东方音乐实验作品。不同于他在香港时期的大部分专辑,都由花比傲操刀音乐部分,《衣锦还乡》的合作者则是鲁世杰。
鲁世杰的音乐生涯,主要是以配乐为主,像《天使行动》、《两屋一妻》、《忠义群英》、《风云岁月》等,就都是他的作品。而后两部分,也是鲁世杰与罗大佑共同合作并署名的配乐作品。
虽然,罗大佑在香港时期,很多人总是集中在他为别人创作的歌,他自己创作的歌,以及他签的那些歌手,和《音乐工厂》的系列合辑,但实际上在香港这段时期,罗大佑可是做了不少电影配乐的,除了《忠义群英》、《风云岁月》、《八两金》之外,还有比如《天若有情》、《阿郎的故事》等等的电影配乐,罗大佑同样参与其中。
一方面,这是当年罗大佑开设“音乐工厂”的收益来源,另一方面其实也让他通过《船歌》、《天若有情》等作品的创作,延续了《海上花》的东方风格命题,并且与他自己的专辑《爱人同志》连成一体,成就了一个阶段共同的美学体系。
而比《衣锦还乡》早一年问世的《爱人同志》专辑,同样是由罗大佑和鲁世杰共同制作完成的。
现在听《衣锦还乡》,最差强人意的一点,就是当时在制作层面,主要是以电脑工程完成,无论是打击还是很多丝竹乐器,都是用电脑音色模拟的,所以听起来不够真,如果换成现在大陆的制作,肯定会用专业的民乐队来完成这些曲子,质感也会进一步提升。
罗大佑当时之所以这么做,我判断除了成本的考量之外,也与当时MIDI在制作圈的主流化有关。而且用MIDI去模拟东方氛围场景,本身可能对于制作人来讲,也是一种全新的创造,至少在音色选择和运用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创新力。
专辑最为出圈的,当然是《船歌》,这也是华语乐坛继邓丽君的《船歌》之后,又一首经典的《船歌》。
个人感觉这首船歌的旋律,应该是罗大佑民间采风的结果,看有人提到这首歌的旋律来自江苏南部的民歌,可以保留一下这个看法。
据说《船歌》最早是要给电影女主角张艾嘉唱的,但后来改成了齐豫,只能说这个改换属于“善莫大焉”。
除了神仙姐姐齐豫的演绎,这首歌曲模拟的中国大鼓,以及和声的编写和演唱,也是作品成功的关键,让作品不仅听起来仙音,更有一种力道。
不用吉他、不用贝司、不用鼓,靠和声和一些特殊的音色及乐器来完成编曲,也是当时罗大佑东方风格实验的重要一环。
除了《船歌》,专辑另一首人声作品就是罗大佑自己演唱的《传说》,这首歌有很多段落,都用了模拟的古筝音色,如果用真乐器录,效果可能会更好。
我印象里《衣锦还乡》这张CD,主要有早期东芝1M,之后的K1,以及再后来的中价版,当时国内还有一批特殊盒子的盗版,就是CD盒正面上下各有一条凸起,中间一大块是凹陷的,现在连这张盗版都有人敢卖两百多了。
杜达雄的封面设计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