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做主演就拿影帝,张国荣输给他不冤,一生演好一个角色就够了
1997年,影坛上也呈现出诸神之战的局面。
尤其是当知道张国荣提名后。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影帝”一定非他莫属。
只不过半路杀出了一匹黑马。
34届金马奖的影帝,居然花落到出演《南海十三郎》的谢君豪身上。
这位曾经还只是跑龙套,而立之年才进入影视圈的之人。
究竟是有何魅力,居然能够打败风头正盛的张国荣?
当很多人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去观影《南海十三郎》。
剧终,却让人陷入久久回味,无法自拔,感慨道,张国荣也许输得并不冤。
Part 1 半路“出家”的谢君豪
出生于1963年的谢君豪的演艺之路走得并不顺。
1984年中学毕业以后,尝试过不同的工作,做过文员,推销员,售后员等等。
后来因为有过龙套的经验,加之香港演艺学院正在招生,所以尝试了一次报考。
只可惜落选,为了生计他甚至报读护士课程,并且还拿到了护士执照。
但心中还有一份演艺梦想的他,决定次年的时候再报考一次。
幸运的是,这次他被选上了,成了1986年香港戏剧学院的第二届学生,并且主修表演系。
毕业之后,因为自己的职业原因,所以成了香港话剧团的一名职业演员。
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演技,1993年的时候晋升为首席演员,这也为他争取到了主演《南海十三郎》的机会。
因为在话剧上面的精彩表演,让很多导演发现了他的闪光点,纷纷邀约。
而谢君豪,则是接过来导演高志森投来的橄榄枝。
只因为他要将话剧的《南海十三郎》翻拍成电影版本。
90年代,电视机开始逐渐走进千家万户,而大屏电影也成为当下很多人消遣的方式。
也许导演高志森明白,唯有让《南海十三郎》以电影的方式呈现,才会有更多的人知道这部好剧。
Part 2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谢君豪的选择是对的,否则不会在1997年的时候,第一次做主演就可以力压张国荣拿到影帝。
要知道前一年,他还和张国荣在《大三元》中有合作,彼时的他,不过是一个小配角。
导演高志森的选择也是对的,如果换了别人,怕是无法接住《南海十三郎》江誉镠一角。
毕竟,谢君豪在此前已经出演过几次话剧版的《南海十三郎》,没有人比他更懂江誉镠了。
江誉镠的一生可以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而言。
出生于富裕家庭,因为顽皮被逐出校园,好在父亲将他送到了香港读书。
只可惜为爱远走,最后却因为“家庭不匹配”,流落上海街头。
好在心中依旧追随戏曲之路,因此阴差阳错地成为了薛老板的御用编剧。
因为剧本好,所以名声越来越大,并且因此结识了 唐涤生,并且成为师徒。
后来因为不想唐涤生被困于此,借口让他脱离自己,去外发展。
但动荡的局势很快就让其家道中落,父亲也被含冤死于狱中。
而一次车祸也让他认出了昔日恋人,不过再见已经是陌路人。
久别重逢,但唐涤生却死于心脏病,江誉镠彻底“疯了”。
Part 3 “江誉镠”们不再,一个时代已经褪去
看完《南海十三郎》,除去对局势的动荡,对人情世故的欣慰和暗伤。
更多的是对君子怀才即遇,却也不逢时节地叹息。
江誉镠看似恃才傲物,但是他却在戏曲方面是真的天才。
填词落笔如有神,故事深入人心,并且还能够量身定做。
他和唐涤生的存在推动了粤剧的发展,也因此被认为,他和唐涤生逝去之后,粤剧走向没落。
原本,江誉镠可以凭借自己的一身才华,去赚得盆满赚。
偏偏他是那种遵从本心之人,他为薛老板写戏,因为他懂戏;他为梅仙写戏,只因为梅仙会唱戏。
所以在他看到江西同行的媚俗之作时候,弱小的他却愤怒地要大打出手。
那是赤裸裸地腐蚀,也是一种“文化入侵”;他落魄之时,也不愿意出卖自己的才华,来迎合市场。
他要的是戏曲的初心,而这份初心,也让他这一生过于清醒。
当众人皆醉,他独醒之时,这份清醒却让他成了“疯子”。
江誉镠走了,带走了粤剧的一个时代。
但那个星星之火却出现在了同他一起落魄,讨论着一幅空画上的“凤凰”的小乞丐身上。
一个落魄编剧对一个落魄编剧的讲述,这也暗示着这份初心依旧有人在传承。
剧终的最后,出现了一行字“献给全港编剧,共勉”,那是对一个时代“江誉镠”们保持初心创作的由衷赞美。
只可惜,纵观现在的香港电影的市场,怕也是随着“江誉镠”们的退去,再也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