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或许才是今年中国电影的黑马
最近,中国影坛绝对是热点制造机器。但在热点当中,仍有一条消息值得展开说说。
就在2月16日,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开幕,国产电影《艺术学院》入围了主竞赛单元,角逐金熊奖,而出人意料的是——
这是一部中国动画长片
但桃在深入了解之后,却发现这部由刘健导演的《艺术学院》绝非一部简单的动画电影。正如电影标题所传达的那样,它本身仿佛自带强烈的“艺术”属性。同时,电影的“配音”阵容名单,也堪称动画电影史上的顶配“文艺大会”。
照常理分析,艺术工作者参与配音,多半是出于“噱头”或者是“玩票性质”的捧场。但这样的阵容放在《艺术学院》中,却透露出了一种“艺术追求”层面的契合。
因为用“配音”这个词去概括演员在这部电影里所做的事情,远不够精准。刘健说,相比之下,用“声音出演”这个概念来表述更准确。“选角”的工作,和真人电影一样重要,方式和标准也一致,在这部电影中,演员的声音不只是画面的辅助,更是带给角色新的生命质感。
也就是说,他们不是来打酱油的,而是来“玩真的”。
那么,《艺术学院》究竟是怎样一部动画?它又是如何跟艺术工作者们产生共鸣的呢?
根据目前为数不多的介绍和预告,我们不难看出《艺术学院》的特点:
首先,《艺术学院》作为一部动画电影,它并没有为了奇观场面去大搞3D。相反,电影采用了手绘二维的形式去传达,节奏舒缓,画面细节丰富,审美别具一格。
其次,《艺术学院》的故事也让人感到“熟悉而陌生”。它所聚焦的,是改革开放时代浪潮下的1994年。
彼时,南方艺术大学的一群艺术青年,在“全球文化大年”的浸润中,探讨着有关艺术的话题。在经历了友情、爱情、思考和挣扎之后,他们走到了人生关口,然后去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这简单的梗概中,其实也包含了两个重要命题:时代和选择。
用现在的眼光看,1994年无疑是穷极魔幻的一年。一方面,世界正在剧变。譬如改变你我生活的中国互联网,就是以这一年作为开端。但与此同时,剧变下的迷惘和不安,也正在成为时代的注脚:
彼时,麻原彰晃搞出了松本沙林事件;黑龙江居民孟照国,疑似与外星人发生了第七类接触。在未知的新世纪到来前,人们的不安情绪,更是让1999年世界末日的说法甚嚣尘上。
与此同时,剧变的不只有生活,还有文化。站在今天回看,1994年就是公认的“全球文化大年”,就拿电影来说。国际领域,《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这个杀手不太冷》《低俗小说》横空出世。
而在国内领域,张艺谋用《活着》阐述了时代洪流与个体的关系;姜文也通过《阳光灿烂的日子》,传达了“动物凶猛”的另一层意涵。
《艺术学院》的画面细节中,可以看出外来新鲜事物与本土流行趋势
杰作扎堆,时代必然正暗流汹涌。
而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代表着前卫的艺术学院,就成了时代的交汇点。年轻人的思绪不断受到新事物、新艺术观念的冲击。许多人也受到感召,并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更新他们对生活的理解。
而这其中,固然也包含了《艺术学院》中的“声音出演”阵容。
1994年底,北电文学系的贾樟柯搞到一笔钱,他想拍部故事片,献给世界电影百年。于是,电影《小山回家》应运而生。
如台词所言,这部电影也奠定了贾樟柯关心普通人和世俗生活的基调
与此同时,身在工艺美术学校的彭磊正在玩音乐。1994年4月5日,科特柯本与世长辞。彭磊说:“很多留着披肩长发的摇滚音乐家都得到了他的灌顶,但科特柯本却从来没光顾到自己头上。”
或许也不会有人想到,2年后将有个叫“新裤子”的乐队成立,并成为流行文化的符号之一。
也就是这一年,青年沈黎晖不仅没成立“摩登天空”,而且还搞印刷赔了20来万。但在悲观的情绪下,他依旧拿出了几万块,录了一张名叫《摇滚94》的合集。
1994年,仿佛是艺术领域的一个关口。有人已经开始艺术层面的探索。但也有人在艺术院校迷茫而困惑。
当时,还有一群颓废青年,他们虽然不理解艺术的意义,却想通过艺术充分表达个性。于是这些年轻人纷纷穿上了奇装异服,时而自负,时而自卑,然后又在空虚和迷茫中自我放逐。也许他们最后也爱上了钓鱼、玩手串,但青春嘛,折腾无罪。
看过《纸飞机》的朋友,可能会更有体会
以上种种,都是历史和现实的侧面。“艺术学院”仿佛就是一个载体,或者说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其中藏匿着许多,即便今天都值得去探讨的议题。
因此,《艺术学院》所聚焦的,也不仅限于艺术,而是对生活、哲学、音乐、爱情、理想的探讨,东西方文化、现代传统文化的碰撞吸收。在那个时代,青春似乎很务虚,和内卷毫无关系。
动画竟然也能说这样的主题,又怎能不令人期待呢?
说回到电影本身,《艺术学院》能聚焦于这样的话题,并入围主竞赛单元,绝不是偶然。
因为银幕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导演对创作的坚持和不懈。
在此之前,导演刘健的作品《大世界》(又名:《好极了》)已经拿过各项国际大奖,也入围了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真正让华语动画电影惊艳世界影坛。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动画作者对好莱坞潮流的反击”- 《南华早报》
“既能让观众感到发自肺腑的颤栗,也是充满活力、妙趣横生的后现代波普艺术之作”。——国际权威电影媒体《Screen Daily》
而导演刘健的作品,其实我们很早之前可能就看过。
早在2001年,冯小刚拍了部神片《大腕》。故事当中充斥着现实和荒诞,比如消费死人、地产包装、网站集体融资上市。
而剧情中各方筹备国际导演泰勒的葬礼时,就有这么一部描写泰勒的动画短片,让人印象颇深。
这就是刘健的第一部“作品”,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电影这个行业。
大学时期的刘健学的是中国画专业,毕业后从事了各种艺术创作,写小说、摄影、玩乐队。
但真正让刘健对动画电影产生兴趣的,是日本导演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1》,这部动画电影让刘健意识到原来动画是可以这么做的。
图源:橘子电影
2007年,经过几年的积累,刘健下定决心要搞出一部动画电影。
然而,彼时,国内的动画产业已经趋于一个急功近利的状态。各地疯狂扩建漫展,疯狂骗补贴,“多快烂省”的流水线拍出的动画层出不穷。“浮躁地搞钱”这一态度,已然在动画行业有了苗头。
但此时的刘健,想反其道而行之,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动画电影道路。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身边朋友劝他找一个团队创作,他尝试过,但是团队创作往往出现意见不统一,绘画创作对接上也并不理想。
于是,刘健心一横,决定一个人完成一部动画长片电影,干脆就躲进小楼“画电影”。
确实如此 图源:一席
刘健在三年里独自创作,通过一张一张手绘稿,他完成了这个被所有人不看好的大作,带来了一部《刺痛我》。
要知道,当时的刘健导演绝对是一个电影行业门外汉,完全不懂一个“正常的”电影应该怎么运作,只知埋头苦干,从导演、编剧、原画、动画全部一人担当,基本就是一个个人艺术作品。
这部电影讲述了刚大学毕业开始工作的张小军,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下岗,而后被超市保安误认是小偷。他好心帮助一位老人却被无辜冤枉。此时的小军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回到农村当一位农民。但天不遂人愿,小军和好友大洪陷入了一场钱权交易的凶杀风波。
话(画)糙,理不糙
这算是一部成功的试水之作,被誉为中国“第一部黑色动画长片”,法国《电影手册》以《中国的新突破》为题,高度赞赏《刺痛我》:“竞赛单元中真正的惊喜来自于中国,《刺痛我》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的生机勃勃的回归。”
随后几年,刘健又消失了,四年里专心创作,在2017年又带来另一部“非主流的动画电影”——《大世界》。
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成人世界里的故事:工地司机小张为了挽救和女友的爱情,抢劫了老板的巨款,从而引发了连锁反应。几股势力纷纷对小张展开追逐。原本没有关系的他们,命运产生了交集。
所有人都想靠这笔巨款改变命运,但是命运从来不被人或者金钱掌握
这一次,依然还是几乎一人独立完成的电影,刘健在创作这部电影时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一个房间、一个数绘板、一台电脑,就这样苦行僧般花费四年完成了这部电影。记者问他觉得苦吗,他笑了,说很开心。
图源:1905电影网
《刺痛我》和《大世界》基本上奠定了刘健的电影动画风格,没有3D技术,没有奇观和卡哇伊,永远不会刻意模仿美漫的大开大合或者日漫美型的设计,有的只是坚决的原创,和真诚用心的表达。
所以在刘健的作品中,我们往往能看到粗犷且偏夸张的人物形象。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仿佛都能在生活中对号入座,打工仔、保安、老板、官员、警察……
而这些人物,也会由刘健布下的多条线索、多重巧合,将社会中的各个层次、看似不相关的人物汇聚到同一场结局。
这样的创作,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刘健对生活入微的观察,反而让这样的交汇,陈述出了值得深思的时代主题:《刺痛我》的背景发生在2008年,大时代背景下有金融危机、北京奥运会,却也夹杂着普通人的挣扎。《大世界》里,人们又试图靠金钱改变自身命运。
《大世界》
而这次刘健带领师生团队,原本想三年完成的《艺术学院》,由于疫情原因超期两年,终于所有人阳完之后,电影也完工了。
刘健坦陈这部电影有他的回忆色彩,创作起源是一次回母校南艺时,偶遇当年老师,彼时青春活力的他已满头白发,顿感时光之残酷。但他认为这不是一部怀旧电影,也不只是讲述艺术青年故事的定向电影,他只是想和每一个年轻的生命,以及每一个或许表面老去但内心依然年轻的人,共同感受生命的美好和艺术的美丽。
艺术可以在博物馆、展览馆的橱窗里展示,也可以是生活里一分一秒的细节呈现,就像刘健在一帧一帧地绘制的电影中藏着那个时代独有的印记,只不过需要你我去细心观察那些被掩埋在嘈杂下的闪亮。
图源:橘子电影
如今,我们再回望当下《艺术学院》中声音出演的名人,在他们每个人青春躁动的年代,恐怕没有人会真正地认识和了解他们。
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困惑和选择,仿佛也是每个时代绕不开的烙印,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考和玩味。
聊完了《艺术学院》,桃还想再说说中国动画。
这两年,关于中国动画的争议一直不断。有个段子,说中国动画喜欢健身,因为总做仰卧起坐。动不动今天崛起,明天又给干趴下了。
这或许是因为,我们总会不自觉地幻想,希望能有一部神作出现,然后让这部神作去打破当下的困局。
然而,困局的打破,不能仅仅依靠一部作品当“救世主”,而是需要中国动画在发展中百花齐放,在百花齐放中再发展。工业化、现象级的大制作固然重要,但与此同时,中国动画的发展,也需要《艺术学院》这样的作品,去创造更多的可能。
据说,《艺术学院》将在年内上映,作为观众,如果你希望看到更多不跟风不模仿不低幼的有原创性的作品,就需要和创作者们一起努力。
与其观望,不如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影院,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支持。
-参考资料-
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艺术学院》如何拓展了国产动画的风景?我们与导演聊了聊——文汇
《北海怪兽》——彭磊
【一席】劉健:一個人的動畫電影
沈黎晖:大方的老板,公司早就死了 娱乐资本论
贾樟柯:好戏还在后头 成都商报
国摇盛典六NO.3-摇滚合辑(1994)
《大世界》导演制作特辑 珍贵手稿首次曝光——1905电影网
【大世界】导演刘健:笨拙的动画语言,更能表达出电影的风格——橘子电影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中国动漫的躁动与出发
设计/视觉:壮壮
下一篇:春风又度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