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字不会写、99乘法都不会,央媒痛批的“文盲演员”下限有多低
2023年刚开年,不仅有爆剧,还有热梗。
热梗来源于今年的春节档电影宣传期间,而让它迅速发酵成全民热议的话题,是因为央视网发布的一篇文章。
2月13日,央视网发布了一篇文章。
文章的标题犀利,用“‘绝望的文盲’,能演好戏吗?”点出了文章要讨论的话题。
内容更是直指演艺圈里的那些让人不能理解的操作,甚至开篇就直接吐槽:
没文化真可怕。
“绝望的文盲”一词的诞生,起源是某春节档电影主演在路演中接受采访,在被问到对作品和角色有什么感悟时,一问三不知。
一连几个问题都是如此,网友看得无语,顺势就起了“绝望的文盲”。
不仅如此,前不久天津交通电台也谈过这个话题。
两位主持人还通过多个维度来拆解这个词,以便让听众能更好的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来源天津交通广播)
谁也没想到,2023年第一个出圈的热词会是“绝望的文盲”。
下面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让央视网都看不下去,特地写文痛批的“绝望的文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绝望的文盲”重灾区
其实早在2021年,就有一个和“绝望的文盲”相似的词就出过圈。
这个词叫,“九漏鱼”。
九漏鱼,顾名思义,为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
词其实不新,但是真正出圈是在2021年。
那一年6月,因为马嘉祺高考成绩的讨论度很高,作为新生代男团偶像,马嘉祺的关注度很高。
高考落榜一事自然也就引起了巨大讨论。
火树转发了一条“马嘉祺艺考培训花费30万”的博文,附上评论“这钱不如给我”。
火树的原意是对培训机构的戏谑,没想到被粉丝解读成了对马嘉祺的嘲讽,于是开始对火树进行攻击。
很快,“30万培训费”的事马嘉祺所在公司做了澄清,火树也对此再次做了解释。
这次有理有据的发言还是没能让粉丝满意,这发言还让粉丝找到了攻击的点,质疑起了火树的学历,称他是“九漏鱼”。
结果被粉丝质问“是被清华北大录取了吗”的火树,不仅是清华的工学博士,还是泸州市的高考理科状元。
火树马嘉祺事件,让网友再度关注到了男团女团出道的艺人们。
这个群体,因为有不少人早早就当了练习生,文化课这块确实有短板。
内娱里关于这些艺人们闹出来的“文化笑话”,还真不少。
而且有的离谱到让人不敢相信的程度。
有的你说是提笔忘字,像是杨超越写的“修仙录”,严格来说就是三个字错了两个。
写福字的时候,偏旁部首也写出错了。
孟美岐在品牌活动上手写寄语,“卖”字还可以说是个人写字风格,那“甄”字就是实打实的写错了。
她还把“魅力”写成了“魏力”,“想试”写成了“像...”,试字直接偏旁都错了。
王一博的“游”字一直就没写好,2017年写错过一次,到了2019年还能没能直接写对,“到”字也没写对。
易烊千玺在节目上写错了“康”。
王子异“提笔忘字”写不出“翅”。
黄子韬不懂“瓶颈”是什么意思。
秦霄贤写不出“拍戏”的“拍”,不会写“防”,只能用拼音写“膝”。
尽管吴宣仪提前解释了她数学不好,但是十以内的加减乘除不至于也不会吧?
8乘以7还是九九乘法表里的。
更可怕的是,这些引发不可思议错误的艺人们,大部分甚至可以说所有人的终极目标,是演员。
这些一个比一个离谱的新闻里,我们不知道的是央视痛批的“文盲演员”下线有多低?
关于“演员”这个职业,似乎很多人都无法正确对待他。
前有章子怡的名言:
“为什么都要来当演员呢?
难道演员是一个最低级的职业吗?
所有人都要来这里分一杯羹!”
后有郝蕾的一段无可奈何的发言:
“我孩子学习不好,你给他弄到电影学院上学去。
特别吓人。
你读不懂书的人怎么能读懂剧本,还不要说你去呈现了。
你体会,读都读不懂。”
不错,演员可以不是学历很高的人群,但是至少在理解角色,读懂文字这上面要有一定的
因为,演员对角色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决定了这个角色能有多少厚度。
就像开篇提到的,王一博谈到自己饰演的角色时,给出的评价是“无话可说”。
去年赵露思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自己演的《胡同》里的角色,甚至搞不清楚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黄子韬在形容自己首次触电的作品《谈判官》里的角色时,用了“霸道”和“可怜”来形容。
当主持人进一步追问,怎么霸道,怎么可怜。
他给出了非常简单易懂的解释,对爱情霸道,一无所有的时候可怜。
因为内娱对这些明星的宽容,才会以演员自居的明星在被问到什么是演员时,支支吾吾说不上来。
最后憋了一句“是我自己”的话来。
二、演艺圈也不全是“绝望的文盲”
当然,演艺圈里“绝望的文盲”有,但并不是全部。
至今依旧热度不减的《狂飙》,在首轮收官之际,剧中不少角色都写了收官感言。
其中剧中唐小龙的扮演者林家川的角色告别文就因其文笔优美出圈。
这段长文里,他谈到了面对爆红的态度:红不红,犹如历史与宇宙,有时只是一种偶然。
自己要做的,就是自然应对,生活如常继续,继续踏实演戏。
谈到了大家对唐小龙的喜爱,谈到了让他印象深刻的戏份,谈到了他和张颂文对戏里角色的揣摩。
也是在这篇文章里,林家川说,没有通告的日子里,他会躲在房间里看书。
看明史、看《三体》,很沉浸,经常会把自己看失重了。
往前看是历史洪流,筛选出不过几个名字,抬头看是宇宙深处的黑暗森林法则,那几个名字也会被抹去。
无论是对自己过往的领悟,还是当下的感受,或是未来的寄语,他的字里行间既让人看得懂,也让人看得喜欢。
同剧组的张颂文,微-博里也是他记录日常的地方。
有时候就是随便的几句闲笔,也能看出他胸有点墨。
不拍戏的时候,他就喜欢去体验生活,去市场,火车站看人。
他也看画,看展,琢磨某一幅画里每个人的表情和内心。
只有平时愿意花时间在生活小事上,懂得生活,才能更好的领悟角色。
还是这部剧里的张译,他的成长史,大家都了然于胸。
在他还未成名的时候,为了出演《士兵突击》,他翻看了原著,还给导演写了几千字自己对角色的理解。
他还出过书,每次访谈也都逻辑清楚,言之有物,是个有里子的演员。
在演员和导演领域都有出色成绩的陈建斌,他考取研究生的时候,研究方向是表演理论和表演教学。
他的毕业论文里,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演员的戏,特别耐看”。
他的回答是,这些演员有学问,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别人不一样,这样的表演就特别有力量。
当你能够从他塑造的这个人物身上,看到时代背景,看到不止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这就是“学问的影响力”。
也正是如此,才有了他那段让不少人惊叹的,对于李白的解读。
那个时候,他一直想演话剧,想演李白。
因为有一次他在横店拍戏的时候,走在田间黄昏时候仿古的街道上,好像梦回唐朝了。
“你说,李白喝醉了,倒在一个小酒馆里面,半夜突然间睁开眼睛,一灯如豆,一个小伙计正在关门,周围一片漆麻麻的黑,李白那个时候是什么心情哪,我就在想,他想不想家啊?”
陈建斌心目中的李白,从遥远的西边来,他当时一定很惆怅,一定很悲伤。
他说:“如果我去演李白的话,我就要从这个方面入手,给你演一个你们没有见过的李白。”
演李白忧伤的时候,演想家的李白,演害了相思病的李白,演惆怅的李白,很痛苦的李白,挣扎的李白。
我想演那个一辈子都想回家,但是始终没有回去的李白,我想演一辈子都想实现抱负,但是一辈子都没有实现的李白。
所以他才会水里捞月,然后淹死在水里。
陈建斌对李白的理解,就是达到了他自己一直想要做的那种“有学问的演员”。
而这样的演员,真的是越来越少了。
三、令人绝望的,不是“文盲”而是“心盲”。
事实上,演艺圈并不是一个对学历要求多严格的圈子。
大家都明白什么叫做术业有专攻,更何况演艺圈里,文化水平不高的好演员也有。
当年春晚上,赵丽蓉老师的那四个“货真价实”的大字,笔锋苍劲有力,笔势雄健洒脱。
那年春晚过后,有不少人找赵丽蓉求字,她却笑呵呵地说:“我其实不识字。”
也就是说,《打工奇遇》里“货真价实”四个字,是不识字的赵丽蓉特地苦练的。
最初剧组让赵丽蓉写的是“童叟无欺、货真价实”八个字,由于赵丽蓉不识字,只好让巩汉林把这八个字描下来,然后在自己回去练。
可就算自己苦练多日,依旧没能达到让自己满意的程度,于是赵丽蓉闭门拜师,找了几位真正写毛笔字的人学习写字。
花了好几个月时间,在一张一张旧报纸上练出来。
等到最后,她的家里,床上、桌子上、地板上全是字。
已经活成了中国电影里的一个符号的王宝强,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草根演员代言人。
他很早就去少林寺习武,后来又北漂当演员,他没有机会学习,但并不妨碍他想学习。
并且也愿意学习。
在《十三邀》里王宝强谈到早期拍电影,他说因为读书不多,字也认得不多,所以拍戏很吃力。
为了让自己能更好的理解角色,把戏好好拍下去,他字典都是随身携带的。
通过拍戏,他反而学到了很多文化知识,都是从剧本上学的。
对于宝强来说,拍戏就等于是上学。
因为他用了心。
正如央视网里那篇文章所说,《演员的自我修养》,重点在于“修养”,而非“自我”,最重要的是始终带着对表演的敬畏心。
有些人能火,能一直火,就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敬畏之心。
15岁就辍学拍戏的梁朝伟对于演戏的认真,也是可以说走入了一个“极端”。
在拍摄《花样年华》的时候,他有一场戏呈现到我们的面前只有几秒,但他却为了这场戏连吃了26碗馄饨。
为了一个满意的镜头,他可以一场戏连拍50多遍。
等到这个时候,又会有谁去纠结梁朝伟的学问有多高呢?
所以“绝望的文盲”说的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文盲”,而是“心盲”。
结语、
演艺圈需要一条文化底线
如今的演艺圈,尽管清朗行动一直在继续,却还是没能挡住一个个负面新闻的曝出。
我们怪演员本身也好,怪粉丝纵容也罢,还可以把责任也分摊到资本头上,但结果总归是不好的。
而更多的人,更关心的是演艺圈能不能走上一条更好的大道。
我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艺人真正成为演员,就算不能做到“想家的李白”,至少不会成为脑袋空空的内娱“混子”。
是时候了,该醒醒了。
青石电影 | 老孟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