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第一简”真身首度公开展出丨两千年前的“日记”写了啥?
1月11日,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综合陈列楼三楼临展厅开幕的“字里春秋——南越国时期文字文物特展”中,珍贵的南越木简自出土以来首次公开展出。
展览主要展示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文王墓出土的带字文物,兼有岭南地区同时期的相关发现,设“帝国南隅”“宅兹番禺”“烟火人间”“书同华夏”四个部分,从南越国制度、都城营建、生产生活、华夏一统等各个方面,讲述文字文物中反映的南越国史。其载体有青铜器、陶器、漆器、木简等,文字内容涵盖地名、纪年、宫室名称、官职人名、刑律税法、农耕养殖、祭礼战事等,属于当时人记当时事,是南越人亲自记录下来的南越国史,是最直接、最有温度的文字实证。
南越木简引起了参观者的关注。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维宣 通讯员徐莹
2004年,考古人员在南越国曲流石渠遗迹西北处的一口渗水井内,清理出百余枚南越国木简。从1995年南越国宫署遗址发掘开始,此后将近十年,都未见任何竹、木简牍,这批南越木简显得尤其珍贵。经过清理,木简共计百余枚,字数逾千,内容涉及职官、管理、刑法、赋税、养殖、饮食及从军等各个方面。据考证,木简属于南越国早期、赵佗在位前期,时间上早于《淮南子》《史记》,是目前南越国最早的出土文献,对于研究南越国及岭南早期开发的历史有着相当大的价值,被誉为“岭南第一简”。
南越木简
院方专家介绍,木简出土以后,需要有特殊的储存和保护条件,一直以来仅通过照片、复制件的形式向公众展出。本次展览精选30件南越木简,是这批木简出土后首次以原件公开展出,观众将能亲眼目睹这批两千余年前珍贵的南越文书。
两千年前的“日记”写了啥?
这次展出的木简当中,记录宫中御苑种植枣树之事的若干片木简的文字信息之前已经有较为广泛的传播,但其他更多的木简并未介绍给公众,它们记录下税收、刑罚、战事等事,内容相当丰富,可窥见当时王宫御苑中的历史细节。其中有一枚,简文“张成故公主诞舍人廿六年七月属将常使□□□蕃禺人”。通过此简的“廿六年”,能判断其记录之事发生在赵佗在位二十六年,使木简年代得以明确。简文中的“公主诞”,应为赵佗之女赵诞,这在《史记》《汉书》等传世文献中未见记载,补充了历史文献对岭南地区记录的不足,对了解南越王室成员及其属官、权力地位等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还有很多内容非常细节,显然属于宫中生活的日常,比如一枚简上有“诘……守苑之行不谨鹿死腐”的字样,可以推测是负责维护宫苑的人工作出了疏忽,导致苑里养的鹿身亡;“蓬复之使脯得风此夜已故悬之于栈上后”,描述的应该是利用夜风晾制肉脯之事;“鸟一以四月辛卯死已坐笞”,显然又是一个动物管理员挨罚了;“问邑人从军五月余乃到戎”,说的应该是作战或者备战情形。它们像日记般,将许多当年的情形复现。
如果我们将南越木简与同是西汉时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张家山汉简等汉代简牍照片作出比较,能看出南越木简的形态、词汇、文法都与中原汉简相似,实证岭南地区逐步融入华夏民族大一统体系的历史进程。
院方专家介绍,南越国建国近百年间,赵佗大力推行民族融合政策,重视学习华夏文化,将华夏文明的成果普及岭南各族人民,始终如一地认同华夏文化与价值观,而中原文字正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
文物里的故事
宫里有个工匠叫小明
展厅内,一批铭文陶瓦、陶片等,虽然貌不起眼,但上面的文字妙趣横生。
展出的有“小明”字样的陶瓦、陶片
南越国负责烧造砖瓦的宫署机构,包括“左官”“右官”等,而展出的陶瓦、陶片上的“卒”“富”“贫”“奴”等,代表的是陶工的来源和身份。这些陶工的名字就更有意思了,记者在现场看到,有“喜”“强”“鲜”,也有“烦”“梦”,还有叫“高乐”“小明”“仲有”的。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得知他们的音容笑貌,但也能从这点滴的文字中,知晓一点点他们生活的细节。经由这些小小的陶片,今天的广州和历史的南越,仿佛在同一时空。
来源:大洋网
上一篇:女子上班第一天被辞,因为已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