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长安丨小小“莲馨工作室”,牵动社区治理大格局
陆家角村位于青浦区徐泾镇西北部,是一个人口繁多、交通便捷的村落。村内居民朝夕相处,邻里矛盾和家长里短层出不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难管,但在村里有一个小小的“莲馨工作室”,积极践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让村民矛盾纠纷消弭于萌芽,给村里带来了安定与和谐。
他们是平息纠纷的“老娘舅”
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莲馨工作室”就是由曾从事多年村务工作的5位退休老党员组成的。自工作室成立后,他们就自行排起班,每日都会如期出现在工作室内,开始日复一日的排忧解难工作。无论是村民纠纷、邻里摩擦,还是婆媳不和、子女不孝,经他们一番苦口婆心、巧妙化解,诸多难题总会迎刃而解。
“我们村的村民普遍是动迁就地安置户,且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陆家角人。”陆家角村党总支书记曹志明说:“于是,我们邀请了多年村务工作经验的老党员加入工作室,凭借他们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丰富工作经验帮助老百姓们排忧解难。”
村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大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但如果轻易放过,很可能就会演变发酵,让小问题变成大冲突。“化解矛盾纠纷,不能光讲法,更要以情理为主,打感情牌往往会有不小的收获。”原陆家角村妇女干部王玲妹笑着说到。说起王阿姨,众所周知,她在处理矛盾纠纷“有一套”:邻里矛盾“分开劝”、婚姻问题“想小辈”、赡养老人“谈感恩”.....经她化解的纠纷很少会有“后遗症”,居民的满意度也很高。
他们是三大整治的“劝导人”
“干净、整洁、有序、安全、和美”,这是近年来青浦区创新开展“三大整治”专项行动提出的总体目标。但是村里的老人观念陈旧、思想固执,成了“三大整治”专项行动的老大难。七十多岁的刘阿姨说:“谁家房前屋后不堆点东西,我家的旧东西摆在自家门前,碍着谁了,凭什么让我搬掉。”为此,陆家角村组建多个工作小组,分区包干开展村民思想“大扫除”。
得到消息后,“莲馨工作室”也主动请缨。5位老党员们一开始就把眼睛盯上了思想抵触最坚决的“钉子户”。“一次劝不了,我们就去第二次、第三次;一个方法不行,再换其他的。我们不怕跑腿、不怕磨牙,把事情讲清,把道理讲透,直到问题解决。”就这样,老党员们用苦口婆心做通了“钉子户”的思想工作,并帮着他们打包清理,隔三差五还会上门看看有没有“复发”、再叮嘱叮嘱。出乎意料的是原来的“钉子户”竟成了现在的“样板户”,陆家角村的“三大整治”专项行动也取得了“开门红”,宅前屋后的堆物消失了,车辆停放规范了,村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他们是创文工作的“先锋队”
郑莲珠、韩长林是工作室的两位老党员,也是徐泾镇创文市民巡访团中的一员,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发挥着市民的主体和监督作用。他们走街串户,将眼球瞄准村居、对准居民,曝光不文明现象、寻找村居治理短板,给部门提提醒、吹吹风,用自己的言行扮靓村居面貌。
郑莲珠、韩长林两位老党员的言行也“感染”了工作室的其他三位老党员,他们一起向村内不文明行为发起了“斗争”。老党员郑莲珠说:“创文工作最困难的是个别群体的不理解,甚至抵触。比如占道经营的商家,他们为了个人利益牺牲集体利益,给居民带来卫生、安全等问题。”面对群众的不理解、甚至恶语相向,五位老党员没有放弃,而是耐心地与他们逐一解释创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人欣慰的是,面对一句句细致认真的回答,群众的质疑和不解往往都会被他们一一化解。
现如今,“莲馨工作室”在村里乃至镇里的名气那是响当当,谁家有心事,谁家有纠纷,谁家有困难,都会主动来找他们,工作室的“生意”越来越兴隆。“除了工作室的事情外,老党员们还积极推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他们的身影在村内随处可见。”陆家角村党总支书记曹志明说,“考虑到五位老党员年纪、身体等因素,我们为工作室增配了5名年轻志愿者,辅助他们开展工作。目前,工作室已经更大范围地辐射到村里的每个角落,陆家角的社区治理之路也越走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