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工程”,上海这样开展工作
标识图样 市委统战部供图
日前,上海市委统战部印发《关于实施“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工程”的意见》的通知,决定从2023年开始实施“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工程”(以下简称“提出地工程”)。如何开展这项工作,市委统战部新闻发言人回答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提问。
澎湃新闻记者: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委统战部提出实施“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工程”有何重大意义?
发言人:自中共二大最早提出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阵地。上海具有优良的统战工作传统,中华职教社、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等先后诞生于上海,中国民主建国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总部机关曾设在上海,中国民主同盟以上海为重要活动中心,许多著名党外人士在上海工作。百年生动的统战工作实践,不断融入城市的发展史、奋斗史,也赋予了上海独特的统战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周公馆等,都是宝贵的统战历史文化资源。实施提出地工程,就是要挖掘、研究、宣传上海丰厚的统战历史文化资源,继承发扬百年统战形成的丰富经验和优良传统,深刻理解新时代统战工作“更加重要”的内涵,引导全市统一战线工作者、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在新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斗,推动新时代上海统战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统战力量。
澎湃新闻记者:提出地工程实施意见,部署了哪些主要任务?
发言人:提出地工程将聚焦加强统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大团结精神研究阐释、统战文化阵地建设,“上海统战文化周”品牌打响,统战文化宣传教育体系形成等目标,全面展现统战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充分彰显上海作为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的历史地位。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保护利用统战历史文化资源。建立统战历史文化资源信息库,绘制上海统战文化地图。研究制定上海统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办法,实施列名管理。探索建设集展示、研究和宣教统战历史、统战工作于一体的统战文化阵地。二是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围绕上海统战文化和大团结精神开展研究阐释,每年召开学术研讨会。建设具有统战特色的宣讲团队,提升“同舟讲坛”品牌影响力。三是开展统战文化宣传活动。围绕提出地工程开展涉统题材的文学艺术创作,举办“上海统战文化周”,统一宣传标识,推出系列报道。鼓励统战成员策划开发网络文艺作品和线上文化活动。做好对外传播,开展统战历史文化国际交流。四是加强组织教育培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围绕提出地工程进行课程研发。形成一批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特色明显的统战现场教学基地和统战历史文化线路。将统战历史文化资源纳入社会教育体系,开展红色旅游。
澎湃新闻记者:体现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在上海提出的相关元素,这一标识主要发挥什么作用?
发言人:市委统战部发布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标识,是上海统一战线新的百年征程的新品牌。标识以中共二大会址为基本元素,寓意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在中共二大上提出。整体呈圆形设计,内嵌中国共产党党徽,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一战线各领域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画出最大同心圆。圆形外圈上部标有“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字样,下部“1922”字样表示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明确提出的时间,“中国·上海”字样表示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为上海。下一步,该标识将广泛应用于提出地工程的主题宣传、文化活动中。
澎湃新闻记者:提出地工程是一个长远规划,需要一步步推进。2023年重点任务有哪些?
发言人:2023年重点任务有八项。一是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全国范围的著名党史、统战史专家学者,开展大团结精神的学术研讨。二是举办首届“上海统战文化周”。7月16日至23日,全市统一战线统一部署、统一行动,以“1+X”模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统战文化活动。三是开展统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调研梳理挖掘全市涉统场馆、地标、名人故居、遗址遗迹,分层分类建立统战历史文化资源名录,制作并发布全市统战文化地图(2023版)。四是建设统战文化阵地。指导黄浦大思南统战文化广场和“统战源——上海静安统战文化中心”建设,对全市统战文化阵地列名管理。五是组织提出地工程系列主题宣传。发布提出地工程宣传标识,设计统战历史文化IP文创。结合党外代表人士岗位建功十大楷模选树活动,开展全媒体集中宣传。六是组建提出地工程专家组。依托全市统一战线专家学者,组建提出地工程专家组,开展交流研讨。举办系列同舟讲坛。七是开展“双百”专项宣传。向全市统一战线和全社会公开征集“统战百年经典案例”,挂栏开展专项宣传。继续深化“百馆百物讲统战”专项宣传。八是开展专项教育培训。召开全市统战宣传工作会议,举办全市统战宣传干部培训班和统战条线记者培训班,会同市委宣传部组织涉统讲解员培训和讲解风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