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话”引领中东地区“和解潮”,伊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加速正常化,叙利亚或重返阿盟
▲3月16日,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右)与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会晤。
自3月10日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宣布同意恢复外交关系以来,中方主持下的沙伊“北京对话”价值持续凸显:伊朗与沙特恢复外交关系进程正有序推进,伊朗与其他地区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也迈入快车道。地区国家普遍认为,“北京协议”为维护地区和平、增强内生安全力量、巩固地区国家独立自主发挥了关键作用。
伊朗与多个阿拉伯国家密集接触3月16日,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访问阿联酋,伊朗与地区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加速驶向“重要一站”。分析人士认为,此访将深化两国双边关系,阿联酋也将扮演沟通协调角色,加速伊朗和地区其它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在会见沙姆哈尼时表示,沙特与伊朗达成的协议是促进地区国家融合的决定性一步,阿联酋愿意将与伊朗在各个领域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最高水平。沙姆哈尼强调,波斯湾地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外来势力干涉以及美国和以色列干扰造成的,伊斯兰世界和波斯湾地区最需要合作与融合。阿联酋国家安全顾问阿勒纳希安表示,加强与伊朗“温暖的兄弟般关系”是阿联酋的优先事项之一。本周,伊朗议会代表团访问巴林。据俄罗斯卫星社此前报道,巴林正与伊朗“低调”谈判,将于近期宣布积极成果。长期以来,巴林处在伊朗与海湾阿拉伯国家争端的第一线,在达成“北京协议”后,巴林成为海合会国家中唯一未与伊朗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分析人士认为,埃及、约旦和摩洛哥将紧随其后,与伊朗缓和关系。15日,阿联酋驻伊朗大使扎阿比在会见伊朗议长卡利巴夫时表示,希望阿联酋与伊朗的会谈能推动伊朗与埃及、约旦和巴林等国恢复正常关系。
中东地区和解潮流已成大势“北京协议”签署后,地区国家建设“和平、稳定、团结伊斯兰世界”的意愿明显加强;排除美国等域外势力干扰,独立自主解决地区问题的举措不断。分析人士指出,叙利亚问题和也门问题将成为“北京协议”的“试金石”,亦成为地区关系架构重整、紧张局势降温的“晴雨表”。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15日称,沙特和伊朗在中国斡旋下达成恢复外交关系的协议,为解决也门冲突提供了机会。根据联合国的数据,也门冲突在8年内造成逾37万人死亡 ,并引发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导致80%的人口难以获得食物、水和医疗服务。联合国也门问题特使格伦德贝里15日表示,在联合国和国际红十字会共同主持下,沙特支持的也门政府和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间的换囚谈判取得进展。《华尔街日报》16日援引美国和沙特官员的话报道,伊朗同意停止向也门胡塞武装运送武器,并敦促后者停止对沙特的袭击。
▲2021年5月27日,民众聚集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市中心的伍麦叶广场,庆祝巴沙尔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分析人士认为,“北京协议”为叙利亚恢复与地区阿拉伯国家关系,结束十余年的“孤立状态”提供了机遇,叙利亚可能将重返阿拉伯国家联盟。2011年叙利亚爆发内乱后,阿盟中止了叙利亚的成员国资格,多个阿拉伯国家撤回驻叙利亚大使。据伊朗国家通讯社此前报道,沙特正筹办包括叙利亚在内的阿拉伯国家元首峰会,并邀请伊朗和土耳其作为嘉宾出席。本月早些时候,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强调,阿拉伯世界正在达成共识,认为孤立措施不起作用,需要与叙利亚进行对话。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