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海要有自己的戏剧节?
“为什么上海要有自己的戏剧节?在我看来,戏剧节是城市文化的一个窗口,可以通过戏剧演出看到一个城市的文化高度。”丁罗男以年年都是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观众的身份说。4月23日静安现代戏剧谷“戏剧·文学·城市论坛”,上海史专家熊月之、作家赵丽宏、戏剧电影研究专家丁罗男与近200位市民听众分享城市生活带来的文学和戏剧成果。
“上海是中国话剧发祥地之一,最早话剧出现在上海的现代大学校园,圣约翰大学学生演出《威尼斯商人》。上世纪初,梁启超提出,戏剧最接近民众、最能教育民众。”丁罗男说,“当时新戏剧最大的生存土壤是市民阶层发达的上海。话剧从业人员、话剧剧社都集中在上海,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演员组成的抗敌演剧队从卡尔登剧院出发,奔赴祖国各地,把话剧的种子带到各处。”
熊月之是上海近代史研究领域知名学者,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主编《上海通史》《辞海》中国近代史分册等重要出版物。他说:上海一百多年间为何人口爆发式增长,成为中国近代最先进最发达的城市,它的四个特点值得重视:宜居、宜业、宜学、宜游。“从1860年到1937年,上海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任何资源都没有和平重要,所以很多地区的人向上海迁移。宜业,因为和平各种产业得以聚集和发展,从而教育、学校、游乐等城市相关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说到眼下非常热门的“城市考古”,熊月之提出,上海与国内很多城市相比,历史不长,但如果从文化层面考古,内容极其丰富,很多点值得挖掘和考古,例如静安寺,大家知道它是上海最早的寺庙,追根寻源,“静安”两字应该来自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再比如有“国学导师第一人之称”的王国维,人们知道他在清华大学的辉煌成就,其实他在上海的时间比在北京更长。王国维在上海前后生活近十年,学问之路从上海起步。二十多岁时,王国维来到上海报馆任抄写和校对,并学习外文。1916年至1923年,王国维在上海仓圣明智大学任教期间发表了他最重要的甲骨文学术著作。“他在上海留下了很多学术的、生活的痕迹,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值得今天的人们重视。”熊月之说。
几年前,赵丽宏把自己的书房安置在静安区图书馆。4月23日,他谈起自己对城市更新的感受,“今天在苏河湾中心这么高的空中看到苏州河,我非常激动。我对这里充满感情,我从小生活在此,在苏州河边长大。小时候为了充男子汉,我从河南路桥上跳到河里,十分危险但充满挑战感。20年前我曾经写诗描写苏州河,那时苏州河很脏很臭,我的诗也满是愤懑,恨不得建个盖子把它变成水沟。没想到现在的苏州河变得如此清澈,真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