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生活空间,《梦想改造家9》在“改造”中“创造”了什么?
导读:每一次改造都是在为平凡人的梦想抱柴添薪,也让我们每个人都得以窥见稀松平常里的梦想之光。
文|坤同
“过去这一年,我们跨越山海,在福建的大海边,在彩云之南的山谷里,也在温婉的小桥流水边,同时在市井的人间烟火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第九季的最后,主持人施琰如是说道。13期节目,制作团队翻山越水,去到大江南北,守护了13个有关“家”的梦想,通过浸满世故人情的故事、透过丰富立体的视角,将“家”之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深厚意义娓娓道来。
作为一档关于“家”的节目,《梦想改造家》第九季再一次点燃了观众心中的乡愁和对于“家”的思念,尤其是在年终岁尾这一合家欢的团圆时刻,节目把“家”所勾连的情感慢慢晕染开来,用发生在屋檐下的真实故事,燃起了一盏盏温暖而炙热的归家灯火。无论是对于圆梦理想生活的理念坚守,还是所传递的价值底色,都让荧屏前的我们为之共情,也由此被治愈。
从13个改造样本里,
触摸关于家的真实热望
“新来的人,也可以在老的土地上扎根。”
《梦想改造家》第九季的最后一期,去到了位于广州番禺区的新桥村。这个“城中村”汇聚了各种制造业的产业工、各类服务业的从业者,还有数不清的摊贩和小生意人……作为这座城市的外来人,忙碌和艰辛组成了这些打工者的生活常态,他们用汗水落地生根,但却失去了很多陪伴孩子的时间。
一家名叫“火把社区”的公益组织,接过了照料孩子们的责任。从最初的帮助接送、照看儿童,到如今展开父母课堂、早教培训,“火把社区”已然成为新桥村外来务工人员生活中如同“家”一般的存在。但是,这个“家”也因为时间和风雨的冲刷而凋敝,也随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功能需求而愈发与现实需求脱节。
原址的百年老宅拒绝改造,社区不得已被迫搬迁;面对十余项空间需求,选定的新址仅有百平;老城区街道逼仄狭小,施工设备和材料难以入场;许诺孩子们年前能够进入新社区,工期压缩至短短三个月……意料之外的困难越来越多,设计师梁穗明却与节目组一起越挫越勇。
最终,一座犹如“城堡”式的建筑改造完成,一个真正能够满足当下多元需求的“新家”就此落成,新桥村孩子们的梦想也得到了最为妥当的安放。在这里,采光、通风、保温、温控、新风共同形成空气循环体系,成为保护孩子健康的最强屏障。老宅旧貌的保留、蚝壳工艺的融入、现代化建筑的重组,满足了对建筑功能性的要求,也营造出一方艺术浸润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能够找到拓展兴趣的探索场地、与父母沟通的私密天地,同时,那些遭遇家庭问题的人也可以在此暂时落脚。
将公益改造作为节目的结尾,已经是《梦想改造家》每季不言而喻的惯例。也正因为如此,节目进一步延展了“家”的内涵——它不仅是私人化的生活空间,更在某些时候成为了一种承载“公共性”的大众空间;它也不仅是个人层面上的情感归属地,更聚合并凝聚了社会中的某一类群体,给他们提供了为之依赖的心灵支撑、价值支撑和文化支撑。
除了为打工者们焕新“城市边缘的家”之外,第九季节目还将更多广义上的“家”纳入了镜头,位于滇西秘境丙中洛地农家民宿,曾为无数背包客给予休憩补给,在改造后综合呈现出一个和谐且丰富的新面貌,将温暖更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更好地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传承传统手艺的米线工坊,从破败危险的厂房变身“梦想基地”,既盛下了委托人的归乡愿望,也守住了当地米线非遗文化的时代荣光……这些同样被誉之为“家”的地方,承载着人情冷暖、岁月痕迹和文化烙印,让节目对于“家”的诠释变得更加多元而立体。
当然,在《梦想改造家》的第九季里,延续着节目一直以来对于普通个体的观照。将23平米蜗居房,改造成功能完备的“梦中婚房”;颠覆房屋整体布局,让三代之家、五口人的生活不再“打架”;改造花园养老房,适配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这些真实热烈的家装改造梦想也都在节目中成功落地,让荧屏之外的我们找到了安居的深刻意义。
空间改造之外,
对于平凡梦想的坚守更有力量
面对千奇百怪的改造需求,如何改造出一处“理想住所”?对于《梦想改造家》而言,委托人对于“家”在物理空间维度上的改造诉求,以及设计师结合这些诉求予以实现的过程,共同构成了节目引人入胜的首层叙事。
这层叙事之中,委托人的多元生活需求,以及制作团队对于家居空间现实制约的突破,不断调动着我们持续观看的好奇心。面对在“魔都”蜗居23m2老公房、身高相差43cm情侣,设计师史南桥将小房子的每一寸用到极致,根据委托人的实际生活习惯设计双重动线,让有限空间被发掘出无限可能的用心。
这样的“空间魔法”,还发生在深圳的一间55㎡阁楼老房。这所凝聚了一对夫妻多年心血的小房子,在设计师余颢凌的改造下,被规划出三层的空间,满足了一家三口的所有居住所需。不仅如此,节目里还呈现了“平行空间”的奇妙规划:设计师孙建亚根据多娃家庭的实际需要,划分出日常工作、孩子成长和老人休息的错峰空间,让这个七口之家得以在200㎡的家中拥有各自专属的区域;设计师陈彬将房屋错层的不足,巧妙地设计为三代人生活秩序的分区,实现了成员共同生活且又相对独立、互不打扰的诉求。
当然,房屋改造并不是“一锤子买卖”,时间是考验成功与否的重要变量。正因为如此,除了空间的改造,《梦想改造家》还一直延续了“售后”的设定。弄堂里的百年之家、四世同堂的热络之家……这些曾经引发关注的改造项目,也都再一次出现在这一季的节目中,制作团队通过回访的方式,把经过时间考验的改造结果呈递在我们眼前。
如果说,空间和时间都是“家”在物理意义上的尺度,那么,《梦想改造家》难能可贵的一点则是,它在呈现这种物理纬度的更新迭代之外,更向我们展现推动这种变化发生的动力——梦想。
这既是这档节目一直以来奉之为先的价值厚度,也是成就这档节目最重要的内核。“火把社区”的翻新,圆满了当地志愿者长久以来为之挂牵和奔波的夙愿,也将更好地支撑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们对于更大世界的憧憬;老房子的适老化改造,为患上阿兹海默症的80岁的母亲和患帕金森症的90岁父亲提供了生活的便利,也让更多面对同样难题的家庭看到了另一种可能。还有,节目里一次次为普通人开展的改造项目,对于这些微小梦想的守护,也许更能打动人心。
可以说,《梦想改造家》里的每一次改造都是在为平凡人的梦想抱柴添薪,也让每个人得以窥见稀松平常里的梦想之光。这些光芒更进一步激发着荧屏之外的我们,为追求更舒适的“房屋”、维系更幸福的“家庭”、获取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向上。实际上,这正是被节目反复提及的“梦想”的力量,它鼓励我们成为实干的“改造家”,亲手让自己的梦想落地生长。
荧屏里的精神寓所,
编织与社会大众的情感连接
虽然《梦想改造家》一直强调的是“改造”,但同时,它也在“建造”,在“创造”。
它通过与观众、与社会、与时代的对话,构建出了一方极为珍贵的精神寓所。正如一位豆瓣网友所说,小时候看《梦想改造家》是在审美,而长大了则是在“阅世”。这档节目从“家”引申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时代,又透过时代的大视野关照着每一位为小家、为大家拼搏的平凡个体。一路走来的这九季节目,创造了与更多人之间的更有力、更紧密,也更有温度的“连接”。
这种“连接”是基于家庭这一情感意涵的深层共通。《梦想改造家》通过对于“家”之房屋这一物理空间的改造,启发了对于“家”之意义的探讨,唤起的是一种根植于我们内心的共同情愫。当下,家的单位在不断缩小,所承载意义也逐渐变化,而这档与社会变迁共同成长的节目不仅记录着这种改变,更在其中寻找到了应对良方——梦想的归处,就是家的方向。
与此同时,这还是一种与周遭事、物、人、生活的“连接”。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这档节目对于“家”的聚焦折射出了丰富的社会议题,传递出无远弗届的人文关怀,包括公益事业、特殊群体、代际沟通、乡村建设、文化传承等。每一种不同的幸福,才能拼凑出社会的圆满,也让我们坚信“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CSM全媒体视听同源数据显示,《梦想改造家》第九季的年轻用户占比超过了50%,对于一档播出九季的“综N代”而言,能够获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这档节目从开播至今始终与大众、与社会、与时代保持着同频共振,才能够吸引对综艺节目有着最挑剔胃口的年轻一代。
“九年了,还是想说说家的故事”——或许,这句制作团队写在本季节目开播之初的话里,正藏着其九季长青的要诀。它从“家”出发,行走了九载岁月,最终为大众构建出一个称之为“精神寓所”的荧屏之“家”。
随着时间沉淀,这方“精神寓所”愈发坚实,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心灵的庇护和慰藉。身处其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立于人文关怀累叠的牢固基石,而抬头仰望去,则是大千世界和人间烟火透窗而入的熠熠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