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走了,更多的“金晓宇”如何自处
作者:龙之朱
1月18日,金晓宇的父亲金性勇走了,在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的重症病房。尽管他的离开并不让人意外,但在这个大街小巷都散发着年味儿的时刻,还是让人格外悲伤。
老金走了,很多人马上会想到一个问题,小金怎么办?
去年1月17日,金性勇的自述《我们的天才儿子》引发轰动,“天才翻译家”金晓宇和父亲金性勇成为一时焦点。由此,人们也近距离看见了一个躁郁症患者的家庭日常。
十年翻译22本书(其中2本未出版),内容横跨小说、电影、音乐、哲学多个领域。如果你只是惊叹金晓宇取得的这些成绩,那么,你只是看到了生活的一个侧面,另一个侧面就是他父母长达几十年的陪伴。
金晓宇从上高中时就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每年至少住院两三次。这是一种严重的慢性情绪障碍,一生都有复发的可能,复发率高达70%,甚至可以说,对于躁郁症患者,只存在维持,不存在治愈。患者和疾病通常要终生共处,终身服药,不管在哪个阶段停药,都面临复发的危险。
这也是很多人感叹父母之爱无私无畏的原因,现实生活中,父亲金性勇、母亲曹美藻,不仅扶持着儿子走过几十年风雨,还规划了金晓宇的翻译人生。
如今,父母相继离去,剩下51岁的金晓宇独自面对这个世界。他的未来会怎样?尽管老金生前已经作出了一些安排,比如捐献遗体,免得儿子无法应付身后诸事等。之前老金撰文推介金晓宇,也很难说没有吸引社会关注的意思。好在如今的金晓宇,受到了翻译界和媒体的关注,他的才华由此被更多人看到。也因此,他未来的生活应该能得到各界的帮助。
事实上,金晓宇所在的社区干部也表示,社区一直在持续帮扶金性勇父子,以后也会继续关注金晓宇,定期探望、帮助他。
从金晓宇这一个案,也让人们更加关注患有精神疾病群体的照护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些普通人在失去亲人后,该如何生活?
以躁郁症而言,根据中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2019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终身患病率为0.6%,12个月患病率为0.5%,这意味着我国至少有840多万躁郁症患者。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本身既缺乏融入社会的能力,还需要经常服药,可谓问题多多。
而在当下,完全进入精神病院或托养机构,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支撑,也缺乏足够的承载容量,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比如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网络,提供精神卫生服务等一系列护理和支持。此外,也要参考金晓宇做翻译工作的成功例子,想方设法为有精神卫生问题的人提供生计支持。
当然,个体的心理建设也很重要,像电影《美丽心灵》中那个天赋异禀的数学家纳什,“用自己的精神战胜了自己的精神疾病”。现实中,也应鼓励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学习金晓宇。
无论如何,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关怀和护持,这是一个社会公平正义的底色所在。(龙之朱)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