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翻拍被吐槽,古装探案悬疑剧停滞不前了?
(视觉中国 / 图)
最近翻拍的《新少年包拯》播出后,差评一片。
“包青天”是个经典IP,无论是金超群的《包青天》系列,还是后来大陆版的《少年包青天》系列,都红极一时。而这一次的翻拍,不仅案件逻辑性不强、漏洞百出,包拯、公孙策、展昭的三人组也显得“人设崩塌”。
回想起来,国产剧有不少经典的古装探案悬疑剧,除了“包青天”以外,还有《大宋提刑官》《神探狄仁杰》系列,TVB的《洗冤录》也让人印象深刻。国产古装探案剧有怎样的发展脉络?如今的古装探案剧还能重现往日的辉煌吗?
古装探案剧有过辉煌
早在民国时期,国外的侦探推理小说就已经传入国内,譬如“福尔摩斯”被翻译成“歇洛克呵尔唔斯”在报纸上连载。
国外侦探小说的引入,也掀起国内探案小说创作热潮。新中国成立后,探案小说演变成“反特文学”风行一时;进入1990年代后,又出现了公安刑侦小说这一变体。
1990年代,随着电视媒介的崛起,“探案”也成为电视剧的创作题材。1993年台湾版的《包青天》,将探案与古代背景相结合,引领了古装探案剧的浪潮。这一股风也很快刮到大陆,一举将大陆的古装探案剧推向巅峰。
2000年,电视剧《少年包青天1》播出,夺得当年的收视冠军。它将故事背景设于宋朝, 讲述了包拯、公孙策和展昭三人解破各种谜案的过程,既让观众享受到推理探案的快感,古代传奇色彩又吸引了一批喜爱古装剧的观众。
2004年《神探狄仁杰1》播出,同样掀起收视热潮,剧集将故事背景挪到了唐朝,主要讲述了狄仁杰、李元芳和曾泰等人的探案故事。2006年的《神探狄仁杰2》播出,一举斩获2006年CCTV-8收视桂冠。
彼时另一部古装探案剧经典是2005年播出的《大宋提刑官》,口碑收视双丰收,播出时最高收视份额曾达35.66%。故事发生在宋朝,讲述宋慈、英姑和李捕头三人对一些悬案的侦破过程。
早在1999年,TVB就拍摄了以宋慈为题材的《洗冤录》,它也是TVB古装剧的经典之作,播出时瞬间最高收视达到44点,平均33点。
可以说,国产古装探案剧一起步就进入巅峰期,《少年包青天》(豆瓣8.6分)、《神探狄仁杰》(豆瓣9.1分)、《大宋提刑官》(豆瓣9.3分),都是后来被观众反复观看的经典剧。
遗憾的是,这个巅峰之后,长达十余年的时间,国产剧里再没有出过经典的古装探案系列,甚至上述三部经典的续集本身也良莠不齐。
比如2006年播出的《大宋提刑官2》豆瓣评分6.7分,2006年的《少年包青天3》豆瓣评分7.1分,《神探狄仁杰》前三个系列口碑不错,2017年推出的第四季豆瓣评分只有6.1分。
至今仍有一些古装探案剧继续拿包青天、狄仁杰、宋慈等IP做文章,口碑都惨不忍睹,也没什么人关心。
(视觉中国 / 图)
古装探案剧的一度没落
这不免让人困惑:古装探案剧怎么突然就不行了?这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
2000年初古装探案剧的创作,受到当时火爆一时的涉案剧的带动。《英雄无悔》《刑警本色》《永不瞑目》《重案六组》《玉观音》等涉案剧,也是很多观众儿时的经典。
由于一些涉案剧拍摄的尺度太大,猎奇色彩太重,譬如有的涉案剧直接以真实的尸体作为道具拍摄,创造了不少堪称“童年阴影”的画面,这自然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警觉。
2004年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要求所有电视台的所有频道正在播出和准备播出的涉案题材的电视剧、电影片、电视电影,, 以及用真实再现手法表现案件的纪实电视专题节目,均安排在每晚23:00以后播放。
同时,各省级电视剧审查机构对涉案题材的电视剧、电影片、电视电影要加强审查把关,特别是对表现大案要案,或表现刑事案件的电视剧、电影片、电视电影、电视专题节目中展示血腥、暴力、凶杀、恐怖的场景和画面,要删减、弱化、调整。
在政策的引导下,涉案剧进入长达十余年的沉寂期,古装探案剧不免也受到波及和影响。《神探狄仁杰》《大宋提刑官》起初还可以以古代背景为由播出,但随后政策进一步缩紧,古装探案剧就很难登上黄金档,创作的热度也随之下滑。
除了“外因”,古装探案剧的沉寂与“内因”更是息息相关。究根结底,古装探案剧的内核是悬疑推理,尤其是本格推理,其对悬疑的构建、逻辑的缜密性、推理的吸引力等要求特别高,编剧得在“设谜-解谜”上花很多心思。
古装探案剧又是很“废编剧”的类型。它一般是单元剧,一部剧集由几个单元组成,也就意味着编剧一部剧里得把几个悬疑故事写好,难度系数很高,编剧可以写好第一部,要稳定写好几部续集挑战就更大了,成功概率不高。
一方面是,政策有限定、创作难度大,另一方面是其他类型的古装剧开始崛起,譬如历史正剧、帝王传奇、古装偶像、穿越剧等,古装探案剧就愈发受到冷落。
(IC photo / 图)
古装探案剧的重启
不过,古装探案剧并未由此一蹶不振。
进入网剧时代后,视频网站让探案剧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从《白夜追凶》《无证之罪》到后来成为品牌的“迷雾剧场”,当代背景的涉案悬疑剧正重现昔日的辉煌。
古代背景的探案剧,至今没有创造出可以与包青天、狄仁杰、宋慈等相匹敌的经典IP,很多翻拍这些经典IP的作品也纯粹是蹭热度、翻拍质量一言难尽。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也冒出一些质量不错的古装探案剧,它们都是原创IP,让古装探案题材得以重启,让观众看到了复苏的希望。
时下的古装探案剧主要有三种路径。一种是《大宋少年志》,将古装探案与热血少年成长相结合,受到很多年轻观众的喜爱。《大宋少年志》出自知名编剧王倦之手,这个IP目前已经拍了第二季,有成为系列的潜力。
第二种路径是《御赐小仵作》,这是女性向的古装探案风格。
无论是男主的人设,还是女主、女二的人设,可以看出《御赐小仵作》有着很鲜明的“女性向”色彩,它的女性意识开明又“先进”,对女性观众非常友好——这是创作者的“讨巧”之处,很显然是迎合当下的女性观众,却也不显违和。
第三种路径是《唐朝诡事录》,它更偏向于传统的古装探案剧,也略有差异。相较于破案逻辑,它在氛围的营造上下了不少功夫,“诡事录”名副其实,由此带出很多唐朝风尚的科普,与时下的国潮热形成一种呼应。
不论何种路径,它们的共同点是,把探案故事拍好,让悬疑引人入胜,让推理逻辑在线。在做好探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探案题材多元风格的可能性,少一些类似《新少年包拯》的炒冷饭作品,古装探案剧或能迎来新的辉煌。
话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