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房地产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是外溢性较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这为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房地产市场实现平稳健康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将更好增进民生福祉,托举起更多人的安居梦。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来,房地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市场高速增长时,许多房企采取“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模式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却也为未来发展埋下了风险隐患。随着我国城镇化率和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的不断提升,传统、粗放的“三高”模式越来越不可持续。2021年下半年以来,部分房地产企业在疫情冲击和市场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销售回款不畅、新增融资受阻,资金链出现问题,就是一种警示。无论是提高人民居住生活品质,还是出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考虑,都要求房地产企业加快转变经营模式的步伐。
有序构建房地产健康发展新模式,离不开系统施治、综合施策,改革完善房地产相关的土地、财税、金融等基础性制度。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近日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聚焦专注主业、合规经营、资质良好、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开展“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四项行动,综合施策改善优质房企经营性和融资性现金流,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一系列举措,有助于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明确,“进一步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允许土地使用权人自建或与其他市场主体合作建设运营保障性租赁住房”。抓紧研究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的中长期治本之策,才能推动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根本好转,更好满足群众住有所居的热切期待。
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重在平稳有序,关键是真抓实干。各地实际千差万别,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一城一策,采取差异化调控措施,及时科学精准调控。我国将多渠道增加市场化长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这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未来,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人口变化、城镇化格局,包括城市群都市圈、城市更新、再城市化等方面的变化,都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深层次影响。唯有既立足当下又放眼长远,科学判断未来发展趋势,找准问题、瞄准目标、用准政策,才能夯实房地产业未来健康发展的根基。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1月17日召开的2023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强调,各项制度要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继续实行预售的,必须把资金监管责任落到位,防止资金抽逃,不能出现新的交楼风险。无论是稳预期、防风险还是促转型,都要求相关部门坚持人民至上,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既重视当前的困难和挑战,更坚定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底气,继续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就一定能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加快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
【相关链接】
人民财评:增强信心 推动房地产业稳定发展
人民财评:提高居住质量,让房地产发展惠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