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年俗文物展,沉浸式体验海派年俗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月19日报道:小孩子过年会得到压岁钱。但你知道吗,早期的压岁钱并非流通货币,仅纪念祝福意义。到了明末清初,才慢慢把“零花钱”注入压岁钱中,还编成漂亮的元宝型。将于1月20日开展的《沪上新年 美好生活——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年俗文物展》上,可以一览海派年俗特色。
新年将至,沪上各处都热热闹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拿出馆藏的文物82组,涵盖小校场年画、月份牌、老上海戏单、上海老字号包装以及各类老上海儿童玩具、贺年片等,展览现场也布置得喜气洋洋,年味浓厚。
新年的到来,从采购年货开始。展厅入口布置成了一条“年货大街”的样子,展示了各种老字号的盒子、包装纸、地图等。上海人的年货有什么?量足味甜的八宝饭、放上青橄榄的元宝茶、铁罐子装的西湖饼干、福寿啤酒,以及你见过古早的老大房包装纸吗?这里有新年定制版,红色底上有两个福娃,喜庆又实用。
还有旧时,几乎家家厨房的灶头上都设有的灶神神位。上海对送灶极为重视,送灶食物讲究“又甜又粘”。多用糯米团子、年糕、元宝糖以及茨菰、柿饼、菱角等,愿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而最有趣的,宋代“天下太平”压胜钱,上海方言,“钱”读成“钿”,也称压岁钿。这一风俗广为流传约在明代,起源早至唐代。不过早期的压岁钿用的不是流通货币,而是上面铸有“长命富贵”“福禄寿昌”等吉祥词的形似钱币的“压胜钱”。到了明末清初,这时候的压岁钱就是长者给小孩新年时使用的零花钱,人们还会用红线串联铜钱扎成龙、虎、元宝、宝剑等形状。
年夜饭上各种海派特色的菜肴,其实都蕴含深意。白斩鸡意味着大吉大利,扣三丝为财源广进,酒酿圆子是团团圆圆,草头圈子意为富得流油,四喜烤麸是事业有成……这不仅仅是一道道菜肴,也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期盼。
一张清代的上海小校场年画《豫园把戏图》把旧时人们过年时热闹场景展现淋漓尽致。上海不少人家会在初一子夜时分赶到城隍庙去“烧头香”。春节期间,豫园的庙市也人流如织,除却书场、茶寮、饮食店,还有露天设摊,摆着扯铃、风鹞以及各种玩具,还有酬神演剧,杂耍、皮影戏等,到了元宵之夜,庙内灯市更是熙熙攘攘,无比热闹。
展览中,观众不仅能看到自己熟知的年俗习惯,还能收获一些“冷门”的年俗知识,如:寻喜神、爆孛娄、走三桥等。年历翻一翻,灯谜猜一猜,据悉,为配合此次展览内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还在春节假期中安排了一系列社教活动,DIY兔子灯、制作年画、古风NPC快闪等。
在欣赏厚重年文化的同时,上历博的常设展览也正在数字化升级。记者了解到,从1月17日起,馆内推出AR导览服务,戴上黑科技的眼镜,对准展品,即可看、可听、可语音指令,文物在眼前“活”起来。
当观众带上 AR 眼镜走到特定展点或者区域时,可以发出语音指令,眼镜搭载的离线AI语音识别引擎识别到语音指令后,可进行内容触发、场景的切换、以及多媒体的控制等,开展观展新体验。目前已有30余件展品收录在AR眼镜中,上历博透露,之后每三个月会更新升级一次,扩展更多展品和资料,提升展览深度、广度。